熬夜熬夜,热度太高立马停播:“鬼造型”直播
日期:2025-10-17 10:27 浏览: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□记者陈晓宇 蓝天明:原价2万元以上的奢侈品包包在直播间只卖480元;售价5万元左右的名表直接“砍”至650元;一双千元的时尚品牌运动鞋不到200元就能买到……在电商和短视频平台上,有的商家只在深夜和凌晨播出。白天,这些商店变成普通的网上商店。这些所谓的“骨折”产品到底是真是假? “幽灵”假货卖家如何逃避监管?如何让“鬼才式”直播假货不再隐藏?本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。 “没有产品,主播也看不清。”凌晨1点,在“MEXG三老板小Acco“unt”直播间,LED大屏上写着几行字:“最近严格检查,不要打字,自己下单。”主播神秘地躲在LED屏背光中,看不清脸,推销据称与正品球鞋一模一样的“正品”。在直播间里,一双原本千元以上的运动鞋只需一百元就能买到,假货销售 均在直播间进行。比如,在“莆田工厂”的直播间里,除了LED屏幕之外,既看不到实际产品,也看不到主播本身。在购买页面,商品图片缺少主要商标,且商品名称使用“时尚透气跑鞋”等笼统用语,顾客无法了解商品的详细信息。商家解释:“链接图片仅供参考,仅供参考。”通过审核的目的。我没有真正的许可。 “如果我给你们看两只,我就会被关进暗室。”此外,一些商家还会将买家转移到其他平台。在“广州机械站西摊口批发”的直播间里,主播继续拆箱、打开并展示名表。每款热门手表只在镜头前出现10秒左右,但页面右下角却没有“购物车”链接。 观众花一元钱点亮灯牌并加入粉丝团。最后,客服会引导他们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价格、下单。还支持“货到付款”,且流程完全隐藏。记者还发现,有不少卖假货的直播间都选择从深夜到凌晨播出。例如“香港频道买手店”直播系列是某品牌男装的OEM产品。一般是晚上9点到凌晨3点不定时播出。同类型账号“文潮叔叔品牌-潇潇”的直播时段有时是0:00开始,有时是早上6点开始,非常灵活。这种“昼夜不停”的直播方式,极大增加了管理难度。记者调查发现,假货卖家除了“日夜守候”外,还利用搬动“马甲”、学习平台规则、利用消费者心理等多种手段去除假货销售痕迹,试图逃避监管。 ——《打游击队》中的米奇背心。很多假卖家经常会更换自己的直播账号,用“为地拍”的游击方式来逃避监管。比如《宝宝控37》直播间,主播特意置顶了一位老顾客:“我一直在换账号”不想玩了,想再买就找不到了。我问了客服。主播回答:“我们进平台一年多了,总共有四十、五十个账号,都是同名的。”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联系我们的客户服务女士。 ”一位处理此类案件的上海警官向记者透露,一些商家还会用“数字+字母”的随机组合作为产品编号来替换原来的名称。在直播间里,主播只引导假货销售痕迹的证据。产品:“因为人太多,很容易引发人工审核。多准备一点,这样如果获取到链接,仍然可以添加。另一家直播间“东莞在频道货16”的主播关注品类排行榜。当他发现实时人气排名升至第17位时,他立即停播,称“排名靠前的应该停播”。 ”白金乐“她”直接禁止观众分享直播间链接,彻底切断流量扩散渠道。 - 退货“刷新”,避免投诉。很多假冒直播间一般都会提供7天无忧退货、货物保险、快速退款等服务,有的还支持货到付款。这样的商家往往会尽量避免消费者举报,从而减少被封号和承担责任的可能性。 《保证你满意9号》,主播积极推销特定行李箱名称的“海外渠道货”。主播用手遮住商标,所有产品都用防尘布覆盖,直播间的墙上贴着“可以通过检验,里里外外都无误”的字样。然而,下单后,记者发现,所谓的海关税单、POS购买单等 交易德产品附有的尾部为空白,需要消费者自行填写,因此无法保证正品。记者向商家反馈后,立即得到了售后退货和退款的服务。呼吁加强监管、协同执法的专家表示,针对当前直播间深夜售假普遍存在的问题,平台需要加强监管,相关部门要协调应对,消费者也需要保持理性和自觉。 ----智米深夜监管网。北京嘉伟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占表示,平台对直播间的内容负有一定的管理义务,而且管理义务是全天候的。深夜,平台应加强直播内容巡查。开展抽查,运用技术手段,加强深夜假冒伪劣产品识别对产品页面无防范、无交易聊天记录、“熬夜”等销售行为,接到举报后立即处理。 ——提高了执法与执法的衔接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,虽然目前多部门联动的法律和制度基础已经具备,但仍存在分段监管、被动执法应对等问题,缺乏主动协调。他建议,有关部门要利用一切新兴智能技术,打造24小时、360度全方位信息共享、快速、高效、无缝的执法和执法协调机制,实现跨市场、跨地区、跨部门、跨行业的联动。 ——表明消费者的识别能力。当面对低价假货的刺眼诱惑时,消费者我们还必须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。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银江建议,消费者应优先选择正规平台和商家,警惕夸大宣传。如果不小心买到假货,维权时要注意证据的整理。除了保存直播画面、聊天记录、支付凭证等信息外,还应获取防伪查询、制杯商或第三方机构检测的评估报告。